胡家峪礦業公司選礦廠回水管路搶修小記
添加時間:2021-02-25 點擊量:3892
有一種責任叫擔當,有一種力量叫執著,有一種精神叫毅力,有一種感動叫作為。有一種人,樸實無華、不計得失,用堅守詮釋“責任”;不言放棄、勇于拼搏,用執著解讀“智慧”。他們——就是默默奉獻在平凡崗位上的排頭兵們。
——題記
“廠長,回水管進水量有異?!边x礦廠廠長朱永誼接到浮船供水異常的報告,立即召開緊急會議,聽取各位管理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商討故障排查和搶修方案,并要求各工段長積極協作,用實際行動打贏這場設備搶修攻堅戰。
搶修就是命令!設備副廠長張建軍按照搶修預案,帶領從選廠抽調出的維修技術骨干去浮船排查故障,宋海燕副廠長帶領十余名維修人員排查回水管路。
“浮船設備運轉正常,回水管路暫無發現問題……”心急如焚的朱廠長聽到大家匯報的排查結果,果斷決定集中所有力量排查回水管路。因為長達5、6公里的回水管路敷設在山坡溝壑里,再加上60多年沉積的沙土和叢生的雜草,根本看不到原來的線路,排查難度不可置否。于是他們一邊打電話詢問曾經的老工人,一邊走訪周邊的居民了解回水管路的走向和異?,F象。在下灣村一位老大爺反映近日河道里的水流好像有些變大的情況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他們毅然決然地把排查重點放在河床里,幾經巡查,終于發現一個蘆葦叢里的水面好像和其他區域的河流不太一樣,平靜的水面上似乎翻騰著幾朵小水花,他們順河而過來到河中央,發現此地段有汩汩冒水的現象,初步判斷故障點應該在這個位置,便從這里開始實施搶修。
第一臺360型鉤機從河床的上游駛了進去,可是由于地處河床,沙土松軟,鉤機陷在里面出不來,他們趕緊聯系第二臺300型鉤機來救援,因為現場條件受限,救援失敗。領導們現場商討決定先拉20余車毛石墊出一塊吊裝平臺,再聯系一臺350T的吊車把360型鉤機給吊出這沼澤地。幾經周折,第一臺鉤機才成功上岸。
上游行不通,只能嘗試用90型鉤機從中游駛過去,行至一半,狀況頻出,只能叫停。萬般無奈的他們決定采用90型鉤機從下游向上行駛的辦法搏一把,看著鉤機一點一點接近目的地,大家懸著的一顆心才漸漸落地。參與搶修的30余人隨著鉤機的到位也開始忙碌起來,大家開始裝沙袋圍堵截流,將河道的水引開。就在大家以為萬事俱備時,又發現隨著坑面越來越低,水也越積越多。
“再接一臺泥漿泵排水……”隨著張建軍一聲令下,幾名維修人員緊鑼密鼓地將一臺型號80ZDL45-14雜質泵安裝到位,開始往出一邊排水,一邊挖泥砂。不承想堆在周邊的稀泥不斷塌落回流,無奈之下只好再調來一臺90型鉤機,讓兩臺鉤機接力把稀泥倒到更遠處。就這樣大約挖到直徑約8米、深度約6米時,地下冒出的水逐漸變清澈,張建軍立即叫停了鉤機。在這不知道管路具體位置的情況下,為了確保管道不受機械損害,他帶領搶修人員穿著雨靴,拿起鐵锨、鐵鎬,下河開始人力刨挖。河里的鵝卵石、淤泥與水相互裹雜粘稠在一起,給基坑清理增加了難度,致使零下十度的天氣里,維修人員都是揮汗如雨,可刺骨的寒風卻硬生生地把他們身上的泥水和汗水變成了冰碴子,但是卻沒有一人因此而打退堂鼓。大家充分發揮選礦人的不畏艱辛、吃苦耐勞精神,鉚足干勁,持續奮戰數小時后,終于找到管道漏水具體位置。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他們按照搶修預案中的第二套搶修方案,開始緊急搶修。
搶修中,如何將管件運送到河床里,用什么方法更換這3米長的管路,這一道道難關就像是一場場無聲的挑戰。頑強拼搏的選礦人竭智盡力,將一個個問好變成了句號。管件太重,又無法用機械運送,他們就把管件切割分解,用人工搬運,到了現場,再根據需要進行焊接組裝;管路地處低洼,水排不干凈,他們就用自吸泵將管子里的水抽走,再由技術精湛的維修工將鋼管與鑄鐵管連接處用打冷鉛的方式進行連接。就這樣,30余名維修人員在荒郊野外承受著嚴寒天氣和惡劣作業環境的考驗,用干吃方便面充饑,就地在塑料布棚里歇息。奮戰了兩天一夜的他們,終于啃下了這塊“硬骨頭”,讓浮船供水恢復了正常。
回水管路的搶修時刻牽動著礦業公司黨政領導的心,他們不間斷地深入作業現場給予指導并再三叮囑大家要保安全、趕進度、更要盡最大限度地改善作業環境。在兩級領導的堅強帶領和積極鼓舞下,選礦干職責無旁貸扛起重任,科學組織,精心施工,合理調配,全力以赴,搶抓工期,晝夜奮戰,奮力沖刺最后勝利,再次展現了選礦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必勝”的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的礦工風采?。ê矣V業公司 常玉果 供稿)
上一篇:
初心長留勇攻堅
下一篇:
王一新在企業和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共建先進產業技術研究院簽約及揭牌儀式上的講話全文